基本信息
姓名:王雪濤
出生日期:1903年
籍貫:河北
民族:漢
居住地:
職業:書畫家
職務: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畢業院校:北平藝術專科學校
主要成就:作品在國內外展出,多次獲獎
擅長:花鳥
代表作品:花鳥系列作品
潤格:30萬元/平尺
一:個人簡歷:
1、 王雪濤介紹:
王雪濤,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 。自幼喜繪畫,1922 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后轉讀國畫系,受教于陳師曾、蕭謙中、湯定之、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白影響最大。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1926年畢業后留校任助教、講師。
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師,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
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
他善于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于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象。他注重寫生,尤善于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天牛、青蛙、蜻蜓、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
他能準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并且能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鳥蟲魚,刻畫細致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上世紀 80 年代初,中央新聞紀錄制片廠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花鳥畫》,別具一格的花鳥技法被重點收錄其中。
2、社會任職: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
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
北京畫院院長
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3、 大事年表:
1929 年《雪濤佩蕸中西畫聯合展》在四平、沈陽、大連舉行。
1938 年在天津、北京多次舉辦個展。
1953 年參加第一屆國畫展覽會,展出作品《蘆塘鴛鴦》,為此時期代表之作。
1954 年與李苦禪等合作《天葩奇芬》,與何香凝等合作《梅花》。
1957 年5 月“北京中國畫院”成立,周恩來總理出席慶典。被選為院務委員,并任畫師。完成巨作《紫藤群雞》、《芙蓉鴛鴦》(已被毀)。
1961 年參加全國美協西南寫生團,創作《鐵線蓮花》、《云南山麓》、《漓江山花》等作品 20 余幅。
1963 年作《雪景喜鵲》、《白鷴杜鵑》、《玉簪》等水墨冊頁 30 余幅。 作《花鳥》冊頁 12 開。 作《瓦壺齋雨后》等大批水墨畫,為筆墨純青之代表作。
1964 年作《池塘雙鴨》、《紅梅綬帶》、《古松蒼鷹》等禽鳥花卉八條幅,為其藝術成熟之代表作。
1972 年中美兩國建交,為聯合國作巨幅中國畫《萬紫千紅》。
1981 年參加北京畫院、南京畫院書畫展,展出作品《紫藤白鷴》;參加加拿大中華文化中心舉辦北京畫院作品展,展出作品《歲朝圖》、《紫藤鸜鵒》。參加北京畫院上海畫院聯展,展出作品《舒笑》;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立 60 周年畫展,及參加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展覽。
1982 年——作《梅花喜鵲圖》、《絲瓜鸜鵒》、《石榴圖》參加北京畫院成立 25 周年畫展。
1983 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王雪濤畫集》。 中國美術家協會、美協北京分會、北京畫院聯合主辦《王雪濤遺作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1987 年——10 月《王雪濤紀念館》在山東濟南趵突泉滄園建立。
二:藝術成就:
王雪濤老師的藝術,不僅繼承和發揚了書畫藝術傳統,而且積極反映現代生活的真善美,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無論在題材的開拓或是藝術形式的表現上,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運用。
王雪濤老師運用流暢的筆墨,巧妙的構思全心身的傾情創作,展現出他對生活的哲學思考和對書畫藝術的獨特理解;表達出其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和道法自然的哲學思考。
王雪濤老師的書畫作品中蘊含著以人為本的創作理念,作品升值潛力大。縱觀其書畫作品:清雅而不濁俗,淡泊而不奢華,曠達而不促狹,平和而不偏激,擁有書畫作品的靜氣、靈氣,從而給人以親切感、厚重感,引發觀賞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深度思考、耐人尋味,往往有賞心悅目,蕩氣回腸之感。無論是家居辦公裝飾,給長輩、師長、客戶送禮,還是投資收藏,其書畫作品都是優選佳作!
五、書畫定制,圓您個性需求:
定制書畫:為滿足特定的您而創作,也是定制者個人品味的外延與價值彰顯的載體,讓定制者體現無法復制的身份,定制書畫不僅僅是定制了一幅自己喜歡的書畫作品,同時也在品味一門藝術、消費一種文化、享受一種服務,因您個性化的介入,使每一幅書畫定制作品都是無法復制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