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伯驊
- 編號:F99072
- 擅長:人物畫
- 職業:書畫家
- 潤格:10萬元/平尺
- 代表作:人物畫系列作品
- 價值:升值中
基本信息
姓名:白伯驊
出生日期:1944年
籍貫:北京
民族:
居住地:
職業:書畫家
職務: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
畢業院校: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專業學校
主要成就:作品在國內外展出,多次獲獎
擅長:人物畫
代表作品:人物畫系列作品
潤格:10萬元/平尺
一:個人簡歷:
1、 白伯驊介紹:
白伯驊,1944年出生於北京一個書香世家。曾祖白恩佑,擅長書畫,為清代咸豐年間翰林。1965年夏,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等美術專業學校。1972年師從著名人物畫大師蔣兆和先生,潛心研究中國人物畫直至1986年蔣先生仙逝,深得先生真傳。
白伯驊對自己的創作一向精益求精,每一幅畫作精心雕琢,絕不粗制濫造,這嚴謹的創作態度與其恩師蔣兆和一脈相承。他甚至對選用的筆墨紙張也十分考究。使用的墨和朱砂均是乾隆年間的老墨、真朱砂,如今已很難找到;其他一些顏料也多是進口產品;作畫用的宣紙、皮紙中,有金地紙、銀地紙,也從國外購來。因此,白伯驊的畫作“產量”不高。然而他并不在乎自己創作的數量,只求每一幅作品都呈現完美的視覺效果,帶給觀眾美的享受。 嚴謹的畫風、傳神的筆墨讓白伯驊的畫作被收藏界所看好,市場拍賣價格也穩步上揚,并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青睞。
有不同時期的創作《童子觀音造像》(有詳圖)、《龍門石窯》《百萬寶貝》《獨立東風看牡丹》《含顰不語恨春殘》《黛玉問菊》等6幅作品分別以平均每尺萬元價格拍出。
作品價格扶搖直上純熟的技巧、,畫作《金陵十二釵》組圖以人民幣49.5萬元的高價被藏家買走,創出他個人作品價格的新高。
白伯驊的人物畫多以美女為題材: 多愁善感的黛玉、國色天香的貴妃、沉魚落雁的西施;畫中人物的神情或哀怨、或凝思、或憧憬、或惆悵。靜靜地看他的畫是一種享受,畫里傳遞出來的意境只有一個字:美。
2、 社會任職:
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
3、 大事年表:
1990年秋赴日本名古屋首次舉辦個人畫展。
1993年冬赴新加坡舉辦個人畫展,并出版個人畫集。
1995年春應美國蘇富比拍賣行邀請赴香港、紐約、華盛頓、舊金山等地進行藝術考察。
1998年由北京榮寶齋主辦,北京文雅堂協辦舉行“白伯驊新作展”。
1998年8月榮獲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所頒發的20世紀成就獎。
1999年3月再次赴日本名古屋舉辦個人畫展。
2013年6月22日下午3點30分,白伯驊書畫藝術展在新華書畫院開幕。展覽展出了其近些年來創作的人物畫及書法精品。
二:藝術成就:
白伯驊老師的藝術,不僅繼承和發揚了書畫藝術傳統,而且積極反映現代生活的真善美,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無論在題材的開拓或是藝術形式的表現上,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運用。
書畫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和所表達的思想意趣,是衡量其價值的主要因素, 真正的藝術應該是打動心靈的,而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用自己的心靈和筆墨表現世間的真善美,弘揚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而不是簡單地迎合市場,在社會發展的今天,人們需要的是高質量高水平有思想底蘊有傳承的藝術作品。
白伯驊書畫作品中蘊含著以人為本的創作理念,作品升值潛力大?v觀其書畫作品:清雅而不濁俗,淡泊而不奢華,曠達而不促狹,平和而不偏激,擁有書畫作品的靜氣、靈氣,從而給人以親切感、厚重感,引發觀賞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深度思考、耐人尋味,往往有賞心悅目,蕩氣回腸之感。
作品多次參加在中國美術館的展出,曾在中國美術館合作主辦全國性書畫邀請展,作品多次贊助社會慈善公益活動,被國內外個人及企業界收藏。
五、書畫定制,圓您個性需求:
定制書畫:為滿足特定的您而創作,也是定制者個人品味的外延與價值彰顯的載體,讓定制者體現無法復制的身份,定制書畫不僅僅是定制了一幅自己喜歡的書畫作品,同時也在品味一門藝術、消費一種文化、享受一種服務,因您個性化的介入,使每一幅書畫定制作品都是無法復制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