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
- 編號:F99116
- 擅長:山水、花鳥
- 職業:書畫家
- 潤格:50萬元/平尺
- 代表作:山水、花鳥系列作品
- 價值:升值中
基本信息
姓名:朱屺瞻
出生日期:1892年
籍貫:江蘇
民族:漢
居住地:
職業:書畫家
職務: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
畢業院校:
主要成就:作品在國內外展出,多次獲獎
擅長:山水、花鳥
代表作品:山水、花鳥系列作品
潤格:50萬元/平尺
一:個人簡歷:
1、 朱屺瞻介紹:
朱屺瞻(1892年5月27日-1996年4月20日),男,漢族,江蘇太倉人,1892年生,八歲起臨摹古畫,中年時期兩次東渡日本學習油畫,五十年代后主攻中國畫,擅山水,花卉,尤精蘭、竹、石。
創作繼承傳統,融會中西,致力創新,所作筆墨雄勁,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個人風格。
朱屺瞻畫風老辣,自成一體。著有<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等多種,作品被海內外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收藏。1995年上海市政府在虹口公署內建造了朱屺瞻藝術館。
2、 社會任職:
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西泠印社顧問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
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繪畫研究所主任
上海中國畫院畫師
上海師范大學藝術系教授等職
3、 大事年表:
1918年油畫《風景》入選首屆蘇州美術畫賽會展覽;
1925年作品參加春季洋畫展覽。8月,作品參加“天馬會美術展覽”。
1929年國畫《春寒》、《墨荷》、《寒林》,油畫《勞苦》、《靜物》入選第一屆全國美展。油畫《春柳》、《盆花》、《勞苦》入選西湖博覽會。多幅作品參加藝苑成立一周年美展。與齊白石訂交。與王濟遠、潘玉良主編的《藝苑畫集》出版;
1932年7月,舉辦“朱屺瞻淞滬戰跡油畫展”。
1935年加入諸聞韻、潘天壽等組織發起的白社畫會;
1936年與徐悲鴻、汪亞塵等發起組織默社畫會,舉辦默社畫展。分別參加藝風社第三回展、白社第四屆畫展、上海力社畫展。
1937年國畫《竹石圖》、油畫《菊花》參加第二屆全國美展。
1939年為陳抱一、錢鑄九、宋鐘沅、周碧初在滬舉辦五人聯合油畫展,有《靜物》、《雙魚南瓜》等參展;
1953年《瀟湘煙雨》入選全國國畫展;
1961年《杜鵑花》等3幅作品參加上海花鳥畫展;
1962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朱屺瞻國畫展”,展出國畫一百三十多件。10月,個人畫展應邀赴南京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1964年與畫院同仁游無錫。參加第四屆全國美展。與王個簃、林風眠、唐云同赴景德鎮深入生活,繪瓷器掛盆數十件;
1984年深圳舉辦“朱屺瞻畫展”。山水《大地春意濃》獲第六屆全國美展榮譽獎。
1985年應邀去釣魚臺國賓館作畫。應邀為人民大會堂作《松石梅》等2幅。
1986年作《佛手梅花圖》捐助維修威尼斯和修復長城。作巨幅《墨竹圖卷》;
1987年在深圳舉辦95歲個人畫展。作二丈四尺《墨梅》、《墨蘭》及《菊花》巨卷。油畫《太平洋》參加“中國油畫展”;
1988年應邀赴新加坡國家博物院舉辦個人畫展。北京國際水墨畫展《葡萄圖》獲獎。重繪梅蘭竹菊二丈四尺巨卷中的《墨菊圖卷》;
1990年庚午,99歲。“朱屺瞻百歲畫展”在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4月、10月,朱屺瞻百歲畫展分別在香港、太倉隆重展出。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世紀丹青-藝術大師朱屺瞻傳》。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朱屺瞻百歲畫集》。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當代中國畫名家朱屺瞻》大型畫集。
1991年辛未,100歲。獲首屆上海文學藝術杰出貢獻獎。山水《松本無聲圖》上海美術作品展獲榮譽獎。
二:藝術成就:
朱屺瞻老師的藝術,不僅繼承和發揚了書畫藝術傳統,而且積極反映現代生活的真善美,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無論在題材的開拓或是藝術形式的表現上,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運用。
書畫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和所表達的思想意趣,是衡量其價值的主要因素, 真正的藝術應該是打動心靈的,而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用自己的心靈和筆墨表現世間的真善美,弘揚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而不是簡單地迎合市場,在社會發展的今天,人們需要的是高質量高水平有思想底蘊有傳承的藝術作品。
朱屺瞻老師運用流暢的筆墨,巧妙的構思全心身的傾情創作,展現出他對生活的哲學思考和對書畫藝術的獨特理解;表達出其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和道法自然的哲學思考。
朱屺瞻老師的書畫作品中蘊含著以人為本的創作理念,作品升值潛力大。縱觀其書畫作品:清雅而不濁俗,淡泊而不奢華,曠達而不促狹,平和而不偏激,擁有書畫作品的靜氣、靈氣,從而給人以親切感、厚重感,引發觀賞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深度思考、耐人尋味,往往有賞心悅目,蕩氣回腸之感。
五、書畫定制,圓您個性需求:
定制書畫:為滿足特定的您而創作,也是定制者個人品味的外延與價值彰顯的載體,讓定制者體現無法復制的身份,定制書畫不僅僅是定制了一幅自己喜歡的書畫作品,同時也在品味一門藝術、消費一種文化、享受一種服務,因您個性化的介入,使每一幅書畫定制作品都是無法復制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