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義
- 編號:F00838
- 擅長:新行楷體書法
- 職業:書法家
- 潤格:30000元/平尺
- 代表作:新行楷體書法《沁園春·雪》
- 價值:升值中
基本信息
姓名:孔令義
出生日期:1955年
籍貫:北京
民族:漢
居住地:北京
職業:書畫家
職務:北京復圣軒文化傳媒高級藝術顧問
畢業院校:
主要成就:提出理論并研究創立新行楷書體新體書法
擅長:新行楷體書法
代表作品:新行楷體書法《沁園春·雪》
潤格:30000元/平尺
一:個人簡歷:
孔令義,1955年生人,軍人、詞作家、書法家。曾歷任總政歌劇團政治部主任,總政話劇團政治部主任、政委,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政委,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館長、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院原院長,名揚四海的將軍書法家。
孔令義將軍雖身行武將軍卻實乃文先生!愛讀書、博學多才,對于古文字,研究頗深,多年來堅持以簡體字入書法,結合新行楷書的創作就提出了緊跟時代脈搏,創新書法傳統文化、讓書法站在時代前沿更好服務社會。孔先生提出的新行楷書體已經步入廣袤的發展空間,新行楷書體終將成為傳統文化延伸的主旋律。
孔令義先生自從數年前在理論上提出新行楷書體創作后,多年來一直潛心新行楷書體的創作和探索,現在他的新行楷書法在規范化、標準化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了自成一家且被大眾認可的新行楷書體,而且對以簡化字入作品和對書畫作品的簽字署名,有深度的分析與研究。啟功先生只是把干支記年改以公元記年法來落款,而孔令義將軍帶頭踐行筆墨應隨時代的創作理念,不僅落款采用公元記年法、還把現代簡化字大膽地寫進書法作品中去,并一直堅持下來,孔將軍堅定的信念和敢為人先的精神,令人蕭然起敬!
二、 社會任職: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館長,少將軍銜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院原院長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顧問
北京復圣軒文化傳媒高級藝術顧問
北京復圣軒畫院副院長
著名詞作家
三、 大事年表:
1、2014年2月12日孔令義館長拜享譽海內外的書法大家、解放軍書法創作院院長、軍博書畫院榮譽院長李鐸先生為師,在軍博多位同事參加下舉行了簡單的拜師儀式,李鐸先生正式吸收孔館長為入門學生,并把他從事書法創作七十多年的寶貴經驗用書法寫成六米長卷,饋贈給了孔令義館長。
2、孔令義將軍多年來刻苦研習“二王”和顏體書法。到軍博工作后,虛心向享譽海內外的書法大家李鐸和書法名人名家學習,逐漸形成獨特書風,其作品筆力雄健,端莊厚重,蒼勁有力,曾經常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畫報和新華網、人民網、央視網、中國網、中華網,中國教育網、書法家網等近百家全國性大報等多家全國性大報和專業性刊物發表,多次參加全國性展覽,作品在多處重要會議場所懸掛,并為全國多地黨政部門和博物館、紀念館、文化旅游場所題寫匾額,深受重視和好評。
3、將軍談藝:書法應該為時代而作、為時代而歌
孔令義談新行楷體書法:書法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國的十大國粹之一。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要在繼承中發展,發展中創新。新行楷書法就是適應形勢,應運而生,歷經磨礪,逐漸完善成熟的。
(1)完善認知,
提升對新行楷體書法的理論升華。
古時文獻中很少見有書法家的稱謂,但卻有諸如二王、顏真卿、歐陽詢、張旭、米芾等等大批代表性的書法作品,書法作為古人文化交流的工具,體現的只是一種表達方式。隨著時代的演變,書法創作成為文化和藝術的象征。新時代倡導弘揚傳統文化,繁榮書法創作,在依托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創作出一種適合現代人審美觀,滿足現代人生活快捷化方式的新形書體,讓傳統玫寶書法以其獨到的文化內涵更好的服務現代社會,讓書法藝術在中華盛世不僅得到良好的傳承,更要有好的發展。
縱觀中國書法發展史,在不同時代彰顯了書法藝術的不斷延伸和更新,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升華的一個載體,是漢字發展的歷史化演進,是隨時代變遷而延續的文化產物,每一種新的書體都體現了在文化藝術繁榮進步中形成的時代藝術象征。一般講,歷史發展進程中,任何一個鼎盛的時代,必然會產生一種新的書體,為時代的鼎盛留下歷史的印記。近幾十年來,我國眾多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都在新體書法上孜孜不倦的探求,但效果甚微,其根本原因是對中國書法發展進程,缺乏時代性認知的高度,沒有形成能夠創作新體書法的實踐和理論相融的天花板。世上萬事,沒有科學理論作支撐,其行動都會是盲目的,最后都不會有成功的理想結果。孔令義在研究古代書體演變進程中反復琢磨,反復推敲,提岀新行楷體書法的創作,是為了對已有的行楷書體在創作理念上有所區別。新行楷體書法以楷書的架構作為框架,吸取楷書,行書,隸書筆法中的優長,不受楷書傳統筆勢框約,自然走筆,靈活變化,寫岀的作品既保持楷書的莊重大方,又充滿昂揚瀟灑的新時代靈動。
(2)解放思想,緊跟時代,
擺脫書法字體從古仿古的模式化。
思想僵化,抱守陳規是影響時代進步、制約社會發展的頑疾。改革開放以來,書法創作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影響,進一步推動了社會對書法的高度關注。中國書法要緊隨時代發展進步,就要從舊的思想舊的觀念中解放出來,打破僵化,破除陳規,改變書法創作與漢字發展的分軌制、雙規制,讓中國書法發展與時代進步同向而行,不能將書法創作與漢字發展反向而行。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書法創作所使用的文字要與當今時代社會公務辦公所使用的文字相統一,也就是說,不能公務辦公,社會交往使用簡化字,書法創作繼續使用繁體字,這樣做,不但不能發展書法,還影響和限制了書法的廣泛傳播和使用。因為當今時代,我們的一切公務活動全部使用簡化字,對公務辦公行文和門牌匾額題字,嚴格規定了要使用簡體字。我們學習研究中國書法的發展史,可以清楚的看到,從古至今,不論歷史上的任何時期,不論任何書體,無一不是與所處時代相一致的,篆隸楷行各種字體,分別產生在不同的時代,但都是代表了一定的時代,并與時代同行一致。我在書法創作中一直堅持寫簡化字,不是我的別岀心裁,而是長期研究中國書法史獨到的發現和見解。
一幅書法作品寫的再好,如果人們對其中的字不識,就只能像人們游覽觀賞古代藝術品,只能欣賞,起不到很好的宣傳和思想傳播作用。現代書法家只有自覺從寫繁體字中走岀來,自覺的用簡化字書寫。不論寫篆隸楷那種字體,都應寫簡化字,書寫時可以使用古體字的筆法,但不寫繁體字。如果再寫繁體字,就只能是現代人為后代人的研究而創作,不是為弘揚書法,發揮書法思想而創作。就只能是現代人所寫的作品,現代人不認識,不愿意看不愿意掛,不能在官場行文使用,不能發揮書法應有的文化承載傳播作用,只能成為純粹為了藝術而藝術的擺設品,只能成為留給后代人研究的研究品,影響了書法應該有的運用,也阻礙了書法真正意義上的傳承。當今就有人說,漢字的使用和書法創作是兩碼事,漢字是漢字,書法是書法,言外之意就是把書法從漢字中獨立岀,讓書法與漢字割裂而單獨運行,這種提法是不正確的,漢字是書法的基礎,離開以漢字作母體,書法就沒有了靈魂,書法創作,無論想怎么變,都必須是在漢字基礎上的提升,這種提升是漢字形式的變化,不能是對漢字脫胎換骨的改變。
(3)緊跟時代,適應需求,
努力用手中的筆書寫新時代描寫新時代,
創作贊美強國盛世的藝術華章。
書法既是藝術,也是對人們思想,道德,意識、行為起直接熏陶教化的工具。書法家承載著文化宣傳傳播的重要擔當,要緊跟時代發展,努力創造緊貼生活,引領時代文明進步,富有時代精神的作品,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要成為受時代歡迎的書法家,就要勤于學習,自覺學習,掌握時代發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觀點新提法新要求,把這些內容,經過自己的藝術創作,加工提煉,升華為對人們生活行為發揮引領、規范的內容,使人們欣賞書法,不僅僅是品賞藝術,而是對做人做事的行為規范起教育引領提醒指導的作用。近些年來,在書法傳承創作中存在不少的誤區和偏差。其一,高等學府書法教學的導師教授和社會上的書法名人名家言語舉動,對書法藝術發展起著導向作用,由于書法教學沒有統一標準的教材,再加之每個人都想岀奇岀新,各種奇異的試探,這個群體中一部分人創作教學出現導向走偏,起了誤傳誤導的作用。其二,江湖藝人惡作劇。近些年隨著傳播方式的現代化,江湖藝人的表演有了展示平臺,用頭發寫字、用掃帚寫字等丑陋行為盛行,喜好書法的基本群體對書法質量水平好壞難分,獵奇求怪,使丑書怪書有機會傳播。其三,一些書法者不注重個人素質的提升,不刻苦練內力內功,思維簡單,多年從事書法創作,從書法形式到內容,只能臨古仿古,臨帖抄帖,作品大多都只能寫些古詩古句,不敢不會創新詞寫新句,缺少時代性的內容,使書法作品缺少思想性引領性。
現代書法家要自覺加強修養,提高文化底蘊和思想認識水平,努力創新句寫新詞,當好時代精神和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引領者,為時代創作,為歷史立傳,寫出贊頌嘔歌新時代的佳作,努力履行書法家的責任擔當,對得起書法家的稱號。
二:藝術成就:
1、自成一體,風格獨具
孔令義先生的書法藝術,法度嚴謹、結構精妙、氣宇非凡、端莊秀雅、靈動飄逸、氣韻生動。不僅繼承和發揚了書畫藝術傳統,而且積極反映現代生活的真善美,揮毫轉腕間雄厚飄逸,剛中帶柔,運筆流暢,巧妙的駕馭枯、濕、濃、淡、漲的墨法形成舞姿般的跳躍之感、點如高山摧倒崩塌,折如陣雨驟至,纖細處如細絲毫發,輕巧處如輕云淡霧,行筆時如鳴鳳游于云漢,回鋒時如少女游于花林,燦爛鮮明,遠遠地交相輝映。
2、書文化自信
孔令義將軍認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并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中華民族有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它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一直是中華民族奮發進取的精神動力。
在孔令義將軍看來,中國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對自己文化更新轉化、對外來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適應大勢、進行最佳選擇與拿來主義、不忘初心又謀求發展的能力。而書法是中國獨特的藝術形式,是毛筆書法的發祥地,與現存的其它藝術形式相比,更能展示中國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傳統。對傳承和發揚中國文化自信,重新樹立中國文化軟實力,有很重要作用。所以每一位書家都肩負重任,應該用心傳承和發揚毛筆書法,為中華民族書寫文化自信。
從古至今,書法一直講究法度,所謂法即為書法神、氣、骨、血、肉五者闋一的具體體現,而度自然是墨之書體條框的規矩制約,唐朝張懷灌文字論曾以人之于書,得心應手,千形萬狀,不過曰中和,曰肥、曰瘦而已。其概論恰當的為新行楷書做了為古先知的定義,修煉合度,輕重協衡,陰陽得宜,剛柔互濟正是新行楷書體現的典范。
3、新行楷書體書法與傳統文化
孔令義將軍的書法藝術,在行楷上可以說已經形成了一種可以獨立識別的狀態,也就是說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個性。這種個性可以概括為:內方外圓。也就是說就其整個的藝術風格上守規矩而不拘泥,豪放而不任狂,追求的是一種“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美學效果;靈動活潑,生氣四射是其追求的藝術效果;兼采眾長,為我所用,自成一家是其達到的一種藝術境界。這完全和他的文化背景吻合。我們傳統的文化價值觀是內斂外拓,守規矩而不拘泥,自強而不離群,守中和而循天人合一。這些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得十分突出。
孔先生用筆的變化,不僅表現在形態上,還包括角度上微妙變化。意味風韻,渾厚含蓄,其表雖樸實而無外飾,其里卻“藏骨抱筋,含文包質”這是一種內在而深刻的美。觀瞻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首當其沖是其視覺美感,每個字的筆鋒韻致,及間架結構,及墨法、章法都遵循了書法美感的視覺規律。
就其技法而論,在結字上深受柳公權的影響,頗得其妙,追求一種藝術上的和諧和對比,以達到簡繁相映,虛實相生,以增強整體形象的鮮活和奔放,以達到內方外圓,內收外拓的藝術效果。在運筆上,健勁舒暢,力透紙背,以達到遒雋,清新,骨力盡張的藝術效果。他的作品很有藝術張力,充分彰顯著他的藝術功底,欣賞孔先生的藝術作品完全是令人陶醉的事,有不盡的享受之感。
4、詞作劇作
歌詞詩詞創作成果豐碩,先后創作《世紀歡歌》、《風風雨雨跟隨著你》、《為祖國祝福》、《雪蓮贊》、《家鄉》、《忠誠》、《公仆頌》、《軍人道德歌》、《當兵的人最瀟灑》、《中國魂》等80多首歌曲。帶領總政話劇團創作排演的話劇、電視劇、小品獲國家級大獎60多項,話劇《黃土謠》、《圣地之光》、《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生命檔案》、《冰雪丹心》等在全國產生了重大影響。
三:社會評價:
1、新行楷體書法是適應當今文化延伸發展的新型書體
隨著時代不斷進步,書法文化求新求變的理念也在提升,孔令義將軍在遵循書法史研究中創立了新型書體。以楷書的框架結構為基礎,保持字的形體四角飽滿,昂揚挺立,而在筆法上,把隸書,楷書,行書筆法巧妙運用,讓所寫字體架構豐滿,蒼勁有力,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蘊含其中。
2、孔令義將軍書法堅持寫簡化字
中國漢字經過幾千年文化沉淀,從象形字到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多種字體的歷史進化,總體上是走了一條從簡到繁,又從繁到簡的路徑。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的文化體現,自然也要經歷從繁到簡的完美演變。在1954年進行文字改革后,出臺了簡化字方案,現在14億多中國人都是學寫簡化字,書法作為藝術,讓人們看懂認識,自覺學寫,寫簡化字是必由之路。
3、孔令義書法的簽名落款,也堅持了先簽名蓋章,再簽署公元紀年年號,與時代發展同向而行。
簽名和蓋章是記載作品作者和所處的時代,就要與所生活的時代相統一相一致。查看歷史上,很多名人大家,名字名貼,也都是這樣做的。
4、書法家孔令義,多年來潛心新行楷書體的創作研究,取得了岀色的成果。
孔將軍提出理論并研究創立的新行楷書體新體書法,適應當今時代人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的精神風貌和追求書寫快捷靈活的心理需求,他創作的作品,既保持楷書的框架結構,又將楷書,行書,隸書的筆法巧妙運用,使其四角飽滿,矗立挺拔,走筆活潑,深得大眾的肯定和認可。
5、舉辦新行楷書體網上書法展
在全國書法教育普及展開,當前怪書丑書流行,書壇亂象叢生的情況下,將軍書法家孔令義提出了我們向后代告訴什么的嚴肅話題,舉辦新行楷書體網上書法展,運用當今青少年喜歡在網上學習的現實,弘揚正能量,傳播正導向。
6、嚴守三個原則:
孔令義將軍學練書法幾十年,到軍博任職后,又拜享譽海內外的書法大家李鐸為師,在書界跟風逐名不良風氣面前,堅定對新行楷書體的創作研究,逐漸形成獨立書風,得到業界認可肯定,他在書法創作中嚴守三個原則:
A、堅定不移堅守主流書體的創作。
中國書法幾千年,經歷了多個時代的變遷,每經歷一個時代,特別是鼎盛的時代,就會有一種適應時代特征的新型書體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鼎盛的時代,這個時代,人們最喜歡最流行新行楷書體,享譽海內外的書法大家李鐸,是新行楷書體創立的領軍人物,孔令義將軍在老師指導下,主攻新行楷書體。
B、遵守書法創作藝術性和思想性相統一的法則,堅持書法創作藝術性服務思想性。
書法即是欣賞藝術,也是傳播手段,通過書法創作傳播藝術,弘揚傳統思想,一直是孔令義將軍堅持書法創作的目的,他每創作一幅書法,都把思想內涵揉和其中,他的作品站立點高,有品位。
C、堅持以大眾喜歡認可為檢驗標準。
書法是傳播藝術,只有擴大傳播渠道,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孔令義將軍在書法創作中始終堅守不寫或少寫繁體字,署名不簽老年號,書法作品內容讓更多的人能認識能看懂,增加欣賞人群。在我國,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人已占我國現有人口的絕大多數,用繁體字創作,很多人不認識不喜歡,發揚光大書法藝術,寫簡化字勢在必行。
書畫作品本身的藝術水平和所表達的思想意趣,是衡量其價值的主要因素, 真正的藝術應該是打動心靈的,而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用自己的心靈和筆墨表現世間的真善美,弘揚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而不是簡單地迎合市場,在社會發展的今天,人們需要的是高質量高水平有思想底蘊有傳承的藝術作品。孔令義老師運用流暢的筆墨,巧妙的構思全心身的傾情創作,展現出他對生活的哲學思考和對書畫藝術的獨特理解;表達出其以人為本的思想理念和道法自然的哲學思考。
四、新行楷體書法的誕生
孔令義將軍從提出新行楷體書法理念
到創立新行楷體書法的艱辛歷程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句名詩“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意思是要經過千遍萬遍的過濾,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才能淘盡泥沙,得到閃閃發光的黃金。這句詩一是講述了淘金歷程的艱難,二是說想要得到珍寶,就要有堅強的毅力。書法創作之路就好比淘金,一種新書體的產生,要有千百萬人參與探索創作,最后在大浪淘沙中,以一種得到社會肯定承認的書體,被確立為本時代的流行書體。將軍書法家孔令義從提出新行楷體書法理念到創立新行楷體書法,就是經歷了這樣一個在泥沙中淘金的艱難過程。
中國書法自有歷史記載以來,一直經歷著隨時代變遷而演進的歷程。歷史上每個鼎盛的時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書法。篆隸楷行幾種書體,在我國歷史上流行最廣,延續時間最長,這些流行書體都是隨著歷史時代的演進而產生發展的。書法依托傳統文化為載體,成為世代相傳的文化瑰寶。書法藝術,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在經歷著傳統與非傳統的演變。
在倡導文化復興的當代,新行楷體書法,依托傳統文化的延伸,猶如一股清流正在走進越來越多的大眾視野,體現了新行楷體書法占據文化空間的重要性。十多年前,將軍書法家孔令義提出了創作新行楷體書法的理念,這一理念的提出,是鑒于眾多的書法名家和教授名人已在探索新形書體創作上進行了多年的探索研究,社會上己經流傳很多缺少統一規范,雜亂無章,五花八門的書體。新行楷體書法的母體是堅持以當今最流行的楷體書法為基礎框架,根據當今時代人們思想開放,性情活潑的特征,突出字體結構的四角飽滿,筆劃挺拔,特別是突出糾正很多人在書法創作上刻意追求圓滑,故意破壞漢字筆劃幾千年來確立的以形體橫平豎直,四角飽滿的書寫筆劃原則,把好端端的方塊字,人為寫成一波三折或垂肩駝背的怪體字。新行楷體書法的問世,續寫了書法之于文化文明史。
將軍書法家孔令義作為新行楷體書法創作理念的提出者,十幾年如一日,憑借持之以恒的精神,對新型楷體書法孜孜不倦的鉆研,從最初對傳統楷書的認知到結合新行楷體書法的摸索創作,有著思考慎密的理論作指導,理論是目標,在理論指導下反復練寫,反復實踐,反復完善,像在泥沙中淘金一樣,不斷摸索書體結構的組合,筆劃的點裝運用。孔令義在新行楷體書法的創作整合中,一邊堅定的堅持字體框架,同時又注重筆劃的運用,他的新行楷體書法,注重了楷行隸書筆法的靈活巧妙運用,在創作中,根據字體不同的結構需要,適合哪種筆法就用哪種筆法,用哪種筆法讓字體好看就用哪種筆法。孔令義的新行楷體書法早就成為書法字體的一種符號,正不斷走向成熟和完美,被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認可肯定接受。傳統文化是致力于新行楷體書法發展的動力,新行楷體書法在筆畫結構,筆劃呼應上都與傳統書法有著相同的內涵,為新行楷體書法打上具有時代標簽的文化符號。
時代發展呼喚新書體的產生,創立新的書體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歷史上每個鼎盛的時代,都留下了他的傳世書體。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強盛的時代,文化的傳承自然需要一種新書體,就像篆隸楷行書體一樣,為時代發展留下傳世的印記。書法發展需要傳統文化相輔佐的傳播,孔令義在長期探索挖掘書法精髓和內涵時感悟到,書法的靈魂不只是屬于藝術,更是以人文社會大眾需求為著力點,書法存在就是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究竟該寫什么樣的書體,什么樣的書體才能不脫離傳統文化,孔令義創立新行楷體書法就是追求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在自我標榜盛行,所謂的“書法大師”滿天飛的現今,孔令義不事張揚,一直默默的行進在新行楷體書法的探索創作之路上。新行楷體書法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納,特別是很多有造詣的文化學者,剖析解讀新行楷體,都客觀公正的給予了肯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場所,不同的人群在欣賞新行楷體書法,這一書法作為新文化潮流定位和起點的一部分,已經呈現墨香萬里的趨勢。有業內人士表示:新行楷書做為新文化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體,必將作為大眾實際受用的文化工具而載入史冊。“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愿孔令義將軍在新行楷體書法的研究探索上不斷向規范化標準化邁進,讓新行楷體書法這一書體在融入文化長河,填補社會需求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五、書畫定制,圓您個性需求:
定制書畫:為滿足特定的您而創作,也是定制者個人品味的外延與價值彰顯的載體,讓定制者體現無法復制的身份,定制書畫不僅僅是定制了一幅自己喜歡的書畫作品,同時也在品味一門藝術、消費一種文化、享受一種服務,因您個性化的介入,使每一幅書畫定制作品都是無法復制的珍品。